|
广州增城派潭镇灵山深处,有大批留守儿童。由于缺少父母关心和监督,很多留守儿童将自己“锁”在个人的小世界里,心理容易出现封闭、叛逆等问题。
2007年1月5日,肖钢在灵山乡间租了一处房子,正式开启了他的课外学堂支教之旅。这一年,肖钢47岁,刚刚从城管工作岗位上提前退休。
最初支教时,外乡人肖钢被当地村民误解,他的课堂上也只有10名怯生生的孩子。支教前三年,他遭遇诸多磨练与困难,想要放弃的念头想了不下100次。为拉近与村民们的距离,他蹲坐村口与村民聊天谈心,自费为留守儿童买学习用品,并资助困难学生上学。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,肖钢还请来了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等广州十几所高校的大学生到灵山支教。经过多番努力,肖钢逐渐得到了信任与理解后,支教学堂也慢慢热闹起来。
近年来,肖钢先后在增城派潭镇七境村、樟洞坑村、新高埔村等地创办课外学堂,还开办了3家乡村图书室“小草书屋”,每家图书馆有500册图书,每隔一段时间轮流交换。
8年来,肖钢共帮扶过千余名留守儿童,近1000名大学生到学堂支教。肖钢被亲切地称为留守儿童的“好爸爸”,并评为“广州亚博体育下载链接ios”、“广东亚博体育下载链接ios”。这次被评选为第六届道德模范后,肖钢说:“多一所学校,就少一所监狱。山区支教让我的余生都有了方向,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。”
|
|